《蚵女》不僅是中影健康寫實製作路線首部作品,也是台灣第一部自製的彩色寬幕電影,在意義上自有其一定重要性。《蚵》、《鴨》兩片推出後不只觀眾反應頗佳,也分別獲得亞洲影展及金馬獎的肯定,同時也為台製國語片打開海外市場帶來契機。此兩片的成功,不只讓所有參與拍攝的電影工作者信心大增,更讓龔弘確立中影今後的製作路線,也自此開啟了台灣電影史上的健康寫實電影風潮。

1960年代, 台灣選擇健康寫實電影拍製路線,除著眼於抗衡黃梅調電影的市場競爭之外,更期盼海外市場的開拓。相較於義大利戰後電影工業的重整狀況,台灣六O年代的電影工業,在中影領導全面性器材和技術的提昇,彩色攝影、場設計、現場收音以至劇本編寫的整體製作水準漸趨成熟。五○年代中期開始從事台語片創作的李行李嘉、楊文淦、劉藝和留學義大利返國的白景瑞等導演,與張永祥編劇,華慧英賴成英攝影,鄒志良藝術設計成為當時電影製作圈中堅;健康寫實電影的拍製,在中影龔弘的提倡領頭外,公營片廠台製(後來的台影),私營片廠大眾、國聯、萬聲等的起而跟進、匯聚成流,終而成影響台灣電影深遠的製片路線之一。 

五、產業狀況、省政宣傳媒材

健康寫實電影,以本土化和土化為特色,頗適合肩負省政宣傳的台灣省電影製片廠作本土化的運用,因此拍了《梨山春曉》和《小鎮春回》兩部健康寫實片,都能巧妙的有助省政宣傳,又有可看性和藝術性,不但拿到金馬獎,在台灣上映的票房紀也很高,可是名利雙收。在中影的健康寫實片成功之後,民營製片也有不少跟進:

第一家是李行、白景瑞等人合組的大眾公司,拍攝典型新寫實主義式的《今天不回家》,白景瑞導演,寫出多種上班族的家庭問題,是最賣座的健康寫實喜劇片,主題歌至今仍流行。

第二家建華公司,郭南宏導演《鹽女》,透過一段秘密的私生女與生父間的父女情,寫鹽民生活和鹽田風光,顯然想模仿《蚵女》。但鹽田風光不如蚵田場面壯觀。

第三家萬聲公司拍攝白景瑞導演的《再見阿郎》,健康寫實片的經典之作,也是白景瑞寫實片的代表作。故事以台灣特有的女子樂隊悲歡為骨幹,來探尋台灣進的軌跡。從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的壓力,來敘時代進的淘汰力量。從南部低矮而悶熱小閣樓,到台北街頭的車水馬龍,強調了台灣城差距的本土氣息。

第四家第一公司投資白景瑞導演的《女朋友》和《人在天涯》,雖然都是瓊瑤小改編,卻有寫實風格,而且更有健康主題,多用實景拍攝。

第五家是李翰祥的國聯公司,在後期困境(1964年,正當國聯公司雄心萬丈意欲大展鴻圖之際,李翰祥的金主──香港國泰機構董事長陸運濤、台製廠廠長龍芳,及負責發行的聯邦公司股東夏維堂同乘飛機失事,三人皆不幸罹難,國聯公司頓失支柱,1965年起即財務困難)中也跟進,拍了一部《冬暖》。有人是李翰祥的獨一無二的寫實片。對李翰祥來似不公平,因為他早期的《水仙》、《馬路天使》、中期的《一毛錢》等等,都有寫實片傾向,只是《冬暖》較細膩感人。故事改編自羅蘭的同名小,寫台北一個小食攤的老,暗戀常替他洗衣服的鄰居女佣人阿金,直到阿金死了丈夫,抱著嬰兒在一個寒冷夜裡相遇,他送她一件毛衣,使她感到像爐火般的暖。李翰祥平實細膩的寫出這對貧苦男女的真實生活和摯愛情,突破故事性和戲劇性的情節。以細膩、平實、親切的描寫取勝。

 

台灣健康寫實電影發展到七十年代更為成熟,代表作是李行導演的《汪洋中一條船》,改編自天殘人鄭豐喜的自傳,從小與命運博鬥,電影以愛情為主線,採用一半倒敘方式,將悲苦的命運用三段倒敘穿插其中,六的江湖賣藝,過非人生活,八的遭颱風襲擊,獲父兄救助,第三段天殘爬行的鄭豐喜不屈不撓的學騎單車,終於掌握騎車技術,也象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最為感人。李行塑造了樸實的土風格,表現了台灣人不服輸的奮鬥精神。

李行以其教育體系出身背景,影以載道之餘,嚴謹、細膩地塑造平實的鄉土風格,更有自助人助的愛情,寫出社會温暖。眾家導演亦創作出數部代表作:

白景瑞以分割畫面拍出《家在台北》,改編自孟瑤小說《飛燕去來》、張永祥編劇,為首部批判留學生有成,不肯回國貢獻所學之寫實片,以三組故事描寫落葉歸根同一主題,求新求變的白景瑞以畫面分割法將三組故事揉在一起,並以音樂表現動作,代替冗長對話,增加戲劇緊張氛圍,為其健康寫實片創新佳作。

蔡揚名導演的《在室男》,由吳念真改編劇本,保持原有台灣與國語夾雜特色,蔡導對服裝、佈景、道具皆十分考究,重現六十年代高雄市景色。從鄉村到高雄學裁縫的少年,獲替人生子的酒女的憐愛,和一起學藝的少女的關懷下成長。由純情少年轉變為都市青年,學會虛假與虛榮,構成電影的悲憫情懷。濃郁的鄉土味及時代氣息令人印象深刻,少年的改變象徵當時整個台灣社會的變遷,原有的純潔消逝,隨之而至的是日益嚴重的各式虛偽與污染。

 

林清介的傑出寫實鄉土電影《金水嬸》,改編自王拓小說,從一位鄉村婦人一生挑擔賣雜貨養家的堅毅不拔、刻苦奮鬥、樂觀進取精神,反映台灣精神的可貴。

 

六、健康寫實電影表現形式上的特色,大致可分列以下4點:

1.以現今概念而言,它具有主流商業電影的鮮明情節和故事結構,電影的主要角色皆由明星擔綱。

2. 為配合彩色攝影的技術問題,它的電影色彩運用、燈光安排有時是經過精心設計以應需求。

3. 對於農村或勞動階級生活的題材,實景與棚景拍製兼併運用。有時為了達到場景的逼真,電影道具的「作舊」為必要過程。

4. 由於現實社會情勢的考慮,不論電影故事大量集中於以台灣農鄉為背景的事實,仍一律採用國語對白。

七、「健康寫實」的爭議

「健康寫實主義」路線看似備受讚譽,卻並非全無爭議,部分論者質疑「健康」未必「寫實」,且「寫實」不必然健康。60年代台灣社會雖在經濟上漸穩,政治上卻依舊高壓肅殺,當局鼓勵「健康」的創作方針同時,「白色恐怖」氛圍仍籠罩全台,捕風捉影的檢查,猶原隨時伺候著電影製作及文藝創作。當時所謂「健康」,除片中人物積極、踏實生活基調外,總得明顯表露出肯定、頌揚政府施政的態度,從此一角度檢視,「健康寫實」恐難不被聯想其實是過往政宣電影脈絡的延續,只是技術上更圓熟精鍊,敍事表現上更細緻含蓄,不著痕跡。

 

八、「健康寫實」電影重要影人

導演:

台灣健康寫實電影

李行電影導演,本名李子達,1930年生於上海市。年少時即對戲劇極為著迷,並深受3、40年代中國電影的影響,如《小城之春》等。 1948年遷台,進入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就讀,加入話劇社,參加演出及導演,也因此認識了同為話劇社的白景瑞,同時也常參與校外職業劇團與電影的演出。畢業退伍後在省立師院附屬中學教了一年書。1954年,任自立晚報文教影劇記者,期間仍積極參與電影的演出。

 

1958年,與張方霞、田豐聯合執導台聯影業公司的台語片《王哥柳哥遊臺灣》,為其第一次執導演筒,此片推出後頗受歡迎,並帶動了台語片的喜鬧片風潮。1958-1962年,李行拍攝了十來部台語片,直至1963年的國語片《街頭巷尾》,結束了李行的台語片時期,並開始了他進入中影的導演生涯。

由於《街》片成績出色,李行受到當時中影總經理龔弘的賞識,應聘為中央電影公司的導演,1963年與李嘉聯合執導的《蚵女》及1964年獨自執導的《養鴨人家》,都成為健康寫實電影的經典代表作。1965年的《婉君表妹》、《啞女情深》,則帶動了六0年代的第一波瓊瑤小說改編電影的風潮 。1972年的《秋決》,為李行最具代表的作品之一。

70年代,在拍了一系列市場導向的瓊瑤愛情電影之後,李行再度回歸鄉土寫實路線,接連執導的《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三部影片,連續獲得1978、1979、1980年的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創下台灣電影史上至今無人能破的紀錄。





李嘉,電影導演,1923年出生,廈門大學歷史系畢業,先後在廈門星系報業的星光日報,擔任記者、編輯與編審。1947年來到台灣省農會工作,1951年轉入農教電影公司,擔任農業紀錄片劇本的編劇。1954年農教與台灣電影公司合併改組為中央電影公司,先後任編審及製片處製作主任。1955年起由中影外借給民營製片公司拍攝台語片,期間作品有:《補破網》、《痲瘋女》、《捉鬼記》等,其後並為中影及其他公營製片機構執導國語片。

 1963年,與李行合導中影的第一部健康寫實片《蚵女》。1967年,以《我女若蘭》獲得第五屆金馬獎最佳導演,《大摩天嶺》獲得第二十屆亞洲影展最佳導演。

1971至1975年間,曾在中華電視公司製作連續劇:「西螺七劍」、「嘉慶君與王得祿」、「保鑣」等。1979年起主要擔任電視劇的戲劇指導。1994年12月25日因心肺衰竭與腦中風病逝於台北新光醫院,享年71歲。

 

白景瑞電影導演,1931年出生於遼寧營口。十八歲時以流亡學生身分來台,考上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外文系,後轉至藝術系;在大學期間認識同為話劇社的李行,兩人結為好友。五○年代初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不設防城市》(1945)、《單車失竊記》(1948)等影片在台上映引起熱潮,並在台灣的報紙與影評方面引發熱烈的討論。此時剛退伍(1957)的白景瑞,在自立晚報當影劇記者,同時以「白擔夫」這筆名在聯合報撰寫影評與畫評,在看了多部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後,決心赴義學習電影。1959年白景瑞預支中國時報半年稿費作為旅費,以中國時報特派員及自立晚報駐義記者的身分遠赴義大利。1961年入羅馬皇家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及舞臺設計。1962年在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學習電影,成為我國第一位留義學電影的人。


1964年白景瑞學成歸來,在中影擔任製片部經理。 第一部健康寫實片《蚵女》

(1964),白景瑞即擔任此片剪接。到了第二部健康寫實片《養鴨人家》(1964)時,白景瑞則實際參與策劃與劇本討論,將在義大利所學的技術引進國內,促進了「健康寫實」的成形。他發表文章及演講,以引介歐美新電影理論,促進國片新思潮的發展;同時也引購新型的剪輯、錄音等設備,讓國內的電影技術向前進一步。

1966年白景瑞李行李嘉合導《還我河山》。1967年獨立執導第一部影片《寂寞的十七歲》,本欲將當時青少年的內心空虛的狀況,加上因社會現象所產生的心理問題拍出,白景瑞自言道:「我原本是要很強烈直接來寫這個嚴重現象,由於中影當局有許多顧慮,擔心遭有關人士抨擊,只好全盤修改,才弄成似維美派電影。」然而本片仍為他贏得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等諸多獎項,奠定他在影壇的地位。

1969年,與李行等合組「大眾電影事業公司」。1970年導演中影的《家在台北》獲得亞洲影展及金馬獎的肯定。1971年導演的影片《再見阿郎》(改編陳映真小說《將軍族》),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是其最為人所稱道的作品之一。1976年自組白氏電影公司。1984年執導《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在三位編劇及女主角姚煒精湛的演技和白景瑞的導演之下,使《金》片無論在編導及演員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

 

製片人

龔弘.jpg

龔弘電影製片人, 1915年生,於1938年畢業於南京中央政治學校新聞系。畢業之後他很快的與結識十年的周家熙小姐結婚,並且任職於國民黨營「中國文化服務社」。戰爭中的1942年,龔弘轉任同是黨營事業的「文化建設印刷公司」總經理,並且在兩年後調至印度,戰爭結束之後他先後調任香港及上海,在大陸赤化之時輾轉帶著全家遷居台北。

1960年他赴美繼續攻讀美國西北大學新聞編輯及彩色印刷,回到台灣之後曾任中央日報總經理、行政院新聞局副局長及顧問。他對台灣電影影響最巨的就是1963年至1972年這段時間,龔弘擔任中影的總經理,在這段將近九年的歲月裡,中影製作的影片都由龔弘擔任製片人。在總經理任期當中,龔弘除了帶領台灣電影從黑白走向彩色的歷史性突破之外,他有鑑於國內外電影工業的發展狀況,擬定台灣電影應該朝向寫實的發展方向,不過他認為「健康是教化、寫實是鄉村」,寫實電影不一定要呈現出社會的黑暗面,因此他有計畫的推動了健康寫實主義電影。

這些帶有濃厚人道關懷特色的健康寫實電影除了仍然遵守著當時中影身為黨營事業應肩負的文化宣傳功能之外,還在銀幕上呈現出很不一樣的台灣風情。此外更提攜出一批優秀的電影工作者,包括白景瑞李行丁善璽王莫愁歸亞蕾李湘柯俊雄唐寶雲甄珍等人,對中影公司以及整個台灣電影的後續發展奠下重要的契機。龔弘於1972年因為肝病而辭去中影總經理一職,並且在1975年移民到美國。2004年4月9日中午因為心肺衰竭病逝於紐約,享年90歲。

演員



       

唐寶雲.jpg

唐寶雲,女演員,1944年出生於湖南壽安。1948年隨父親部隊自廣州遷台,定居於苗栗縣卓蘭鎮。1960年報名香港電懋公司演員招考,以五分之差落選。1961年參加中影所設的演員訓練班招考,在一百多人中,唐寶雲樸素的裝扮並不顯眼,但經由一位監考人員大力推薦,成了中影演員先修班的學員,結訓後簽約成為中影基本演員。演出處女作《颱風》,因在片中飾演一位活潑的山地少女,以其自然率真的個性,受到大眾的矚目,從此片約不斷,也因此片獲得第九屆亞洲影展最佳女配角。

1964年因演出《養鴨人家》一炮而紅,成為當年最受歡迎女明星。 遂有「養鴨公主」的稱號,這部作品使唐寶雲自此成為中影公司之招牌明星。1965至1967 陸續演出李行白景瑞執導的《婉君表妹》、《我女若蘭》、《寂寞的十七歲》、《第六個夢》等,皆獲得不錯的評價。

1967年與畫家戚維義結婚,退出影壇赴美定居,告別如日中天的演藝生涯。1971回國參加李行所執導的《秋決》,復出影壇。1972至1979接拍許多不同類型的電影,文藝片如《小雨》、《晚秋》,喜劇片有《誰家母雞不生蛋》、《東邊晴時西邊雨》,武俠片則有《南俠展昭》、《密宗神腿》,神怪片則如《張天師收妖》、《蛇郎君》等。同時擴大演藝領域,參與電視節目的演出,在華視擔任「一二三大家看」主持人。

1980與戚維義離婚,轉行從商,但仍無法忘情於表演,參加華視連續劇「鐵膽柔情」的演出。1981演出《看見你就笑》,並主持中視「金馬奔騰十八年」節目。1983演出胡金銓執導的《天下第一》,自此息影。1987因精神狀態不穩定,引起關切。1988先後住進榮總及宏濟神經精神科醫院療養。1999五月十四日病逝於台北耕莘醫院,享年五十五。唐寶雲在大螢幕中的形象多為符合傳統價值的女性典範形象,這正好與當時的時代氣氛相合,也與其個人的本色相同。在六○年代健康寫實的電影中,唐寶雲這種具有傳統美德,純真、善良的形象,正與之不謀而合,成為相得益彰的組合。

 

葛香亭,男演員,1917年生,師範學校畢業後於小學任教,教了一學期書後因抗戰而投身軍職,並加入軍中劇團,正式開始其演藝生涯。1940年,葛香亭進入上海著名的「金星訓練班」,與歐陽莎菲、謝晉等人結為同學,一年後畢業,留在公司參與《白雲塔》、《亂世風光》等片的演出,並兼任公司的化妝師。後因國共內戰,家鄉戰事吃緊,便回到徐州加入縣政府游擊隊,並組軍中劇團,不久徐州淪陷,葛香亭因友人介紹進入裝甲兵劇隊,之後並隨裝甲兵渡海來台。

來台後不久轉入國防部康樂總隊,直到民國五十八年才退役。在康樂隊期間,開始有人找他拍電影,由於演技老練、精湛,而以《養鴨人家》與《高山青》獲得1965年第三屆及1970年第八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之後加入中視成為基本演員,此後一面拍電影、一面演電視劇,另外也演一些話劇。直到現在,統計電影作品至少有一百七十六部以上。葛香亭除執著於演藝事業上,還致力於替同業爭取最大的福利與良好的社會形象,他曾先後擔任演藝人員「自律評議會」首任理事長及「中華民國演員工會」創始理事長。其熱心公益,亦為人所樂道。

2000年中影網路電影《竊賊手記》拍攝,找來資深演員曾晴、葛香亭共同演出,試圖以『互動式網路電影』開創國片新方向。2005年獲得第四十二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特別獎。

 

柯俊雄,男演員,1945年出生於高雄市。高雄市立第二中學初中畢業後,進入台語片金獅影片公司當工人和群眾演員,吸取許多經驗。在離開金獅公司後,1962年主演台語片《天字第一號》。1963年演出《義犬救主》,票房不錯,之後又演出《流浪賣花姑娘》,因外型俊挺,成為台語片當紅小生,後主演數十部台語片。

1965年開始參加國語片的演出,因受中影製片經理白景瑞網羅,進入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基本演員,主演 《啞女情深》等十餘部國語片,奠定其在國語片的地位,並陸續與李行白景瑞合作。其中在影片《寂寞的十七歲》中扮演風流瀟灑的表哥,獲第十四屆亞洲影展最佳男主角獎,是中國影壇上第一位亞洲影帝。

1967-1969年服兵役。1970年回中影並與著名演員張美瑤結婚。同年在影片《家在台北》中扮演工程師,表演穩重、深沈,在《再見阿郎》中扮演無賴阿郎,兩角色反差極大,都演得有血有肉。1971年赴港發展,並嘗試導戲,但成績並不理想。1974年在影片《英烈千秋》中飾演抗日名將張自忠,以此片獲得第二十一屆亞洲影展最佳男主角獎,為其演藝事業再創高峰。1978年主演影片《黃埔軍魂》,再度獲得第十六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70年代正值黑社會題材影片興起,柯俊雄亦正亦邪的性格特質,使得許多編導邀約演出黑社會電影如《上海大亨》、《職業殺手》等。

1988年出任演藝工會理事長,時正值工運思潮在台覺醒,柯俊雄領導的演員工會說服政府,規定外籍演員在台演出需工作證以保護本地演員的工作機會。



其演藝生涯從台語片到國語片,從中影的健康寫實到瓊瑤文藝、政宣軍教及黑社會類型電影,所演出的角色從市井小人物到霸氣英雄,其中又以在軍教片中的軍人形象最讓人印象深刻,小人物的造型如在《再見阿郎》中的地痞,英雄者則如《英烈千秋》、《八百壯士》中的民族英雄形象 ,性格氣質也正如其外貌般霸氣、不拘小節,無論是正面的英雄角色或反面的流氓黑道,都極具說服力。

 

歐威,男演員,1936年出生於台南,原名黃煌基,高中畢業後即進入影壇,曾擔任過華興片廠場記、攝影助理等工作。1955年主演台語片《青山碧血》,其後改用片中角色歐威之名為藝名。1959年,以《金山奇案》獲徵信新聞社所舉辦的首屆台語影展最佳男配角獎。1961年轉演國語片,1963年成為中影基本演員,首作《颱風》即受肯定。

  

1964年,飾演《蚵女》中的青年漁民,優秀的演技獲得美國國際獨立製片人協會最具前途影星金武士獎。歐威自從影以來,帶給觀眾的螢幕形象皆以硬派小生為名,內斂的神情及演戲的節奏,頗受他的偶像詹姆斯狄恩(James Dean)的影響。由於歐威並非科班出身,為了培養演技,平日便以看電影及反覆研究劇本來增加自己的實力,在片廠的拍攝過程中,認真的態度每每受到同業的肯定,在每個參演的角色中皆盡力揣摩,其傑出的演技成就,使他獲得多個獎項的肯定。1965年,以《養鴨人家》獲得亞洲影展最佳男配角獎。其後更分別以《故鄉劫》(1967年)及《秋決》(1972年)獲得兩屆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獎。

        得獎後的歐威身體狀況出現了危機,但仍在1973年,勉力完成了自製、自導、自演的影片《大通緝令》,同年12月1日,即因腎臟病去世。從影十八年來,共拍了八十多部影片。代表作除了上述的作品外,還包括《遊俠胡劍明》、《喜怒哀樂》、《江湖女兒》、《家在台北》等片。

 

九、結論與健康寫實電影之延續、後續影響

《蚵女》及《養鴨人家》成功後,其他公民營製片廠也相繼加入此路線的電影製作行列。同時,中影在龔弘帶領下嘗試製作許多不同類型電影,如古代戰爭片《還我河山》、由瓊瑤小說改編的《婉君表妹》、《啞女情深》等,到了60年代末,還曾出現所謂的「健康綜藝」電影──由李行導演的《群星會》,這些電影雖然大多跟「寫實」沾不上邊,但都少不了「健康」的元素。70年代李行的《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白景瑞所執導的《家在台北》、《再見阿郎》等電影,亦也視為「健康寫實」主義電影精神的延續。

及至80年代王童導演作品《稻草人》、陳坤厚《小畢的故事》,以至新電影的侯孝賢《風櫃來的人》、《童年往事》、《戀戀風塵》及《冬冬的假期》等,雖然已不再切合60年代「健康」意涵,卻也承襲寫實風格脈絡,將觀眾視線重新拉回到現實社會環境,對於時代變遷中的小人物投以關注。

 

參考資料:

書籍

《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總編輯:黃建業,文建會,台北,2005。

《台灣電影百年史話》編著者:黃仁、王唯,中華影評人協會,台北,2004。

《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作者:盧非易,遠流,台北,1998。

《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作者:劉現成,揚智文化,台北,1997。

《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作者:李天鐸,亞太圖書,台北,1997。

《台灣電影閱覽》作者:李泳泉,玉山社,台北,1998。

 

期刊

電影欣賞 ﹣第72期,國家電影資料館,台灣。

 

網路

台灣電影筆記http://movie.cca.gov.tw

台灣電影網http://www.taiwancinema.com

台灣健康寫實電影的興起與代表作。

http://movie.cca.gov.tw/files/15-1000-267,c101-1.php

邁向「健康寫實」電影的定義:台灣電影史的一份備忘筆記。廖金鳳。

http://movie.cca.gov.tw/files/15-1000-269,c101-1.ph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bber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